11月5日19时45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,以“一箭双星”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、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。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,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一、二颗组网卫星,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。
卫星入轨后,经测试及入网验证,可对外提供服务。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首次发射,将稳步推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,加快北斗系统尽早服务全球,造福全人类。北斗三号卫星将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,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,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基增强服务及搜索救援服务。同时,还将采用更高性能的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。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性能的基础上,将进一步提升1至2倍的定位精度,达到2.5米—5米的水平,在保留北斗二号短报文功能的前提下,提升相关性能。
据介绍,2009年北斗三(san)号工程正式启动建设。在各大系统(tong)和众多参(can)研参(can)试单位共同努力(li)下,我国全面突破系统(tong)核心关键(jian)技(ji)术,完成地面验(yan)(yan)证,卫(wei)星(xing)(xing)状态基(ji)本固(gu)化。特别是2015至2016年成功发射(she)5颗新一(yi)代导(dao)航卫(wei)星(xing)(xing),完成了在轨验(yan)(yan)证。
从此次任务起,我国迎来新一轮北斗组网卫星高密度发射。2018年前后,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,覆盖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;2020年左右,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,实现全球服务能力。
此次(ci)发射的北(bei)斗导航(hang)卫(wei)星和配套运(yun)(yun)载火箭由中国航(hang)天科技(ji)集团公司所属(shu)的中国空间技(ji)术研究(jiu)院和中国运(yun)(yun)载火箭技(ji)术研究(jiu)院分别(bie)研制,这是长征系列运(yun)(yun)载火箭的第253次(ci)飞行。